| 基于延迟锁定环的自适应时延估计器研究 |
| 范铜堂
|
学位类型 | 工学硕士
|
导师 | 丁丙
|
| 1992-03-01
|
学位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学位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学科专业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中文摘要 | 时延估计是高相关信号相互之间时差的估计.本文在介绍相关测量原理的基 础上。介绍了时延估计的广义互相关(GCC)法.相位数据法(Phase Data),参数估 计法(Parameter Method)以及自适应时延估计法的原理.尤其对属于广义互相关 (GCC)法的最佳时延估计一一最大似然估计和参致时延估计作了详细的分析. 本文重点是第三章,在讨论可交时延估计器结构的过程中.引入并详细分析 了延迟锁定环(Delay—Locked Loop)的结构和性能.讨论了各种DLL结构中延迟误 差发生环节的基本结构和特性,给出了DLL.结构的等效数学模型.第三节我们在分 析Etter自适应DLL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得到了Etter结构不仅能够对正弦信号时 延进行估计和跟踪。而且能够对随机信号的时延进行估计和跟踪. 文中对时廷估 计最速下降算法和LMS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小时延估计误差的情况 下,LMS算法在均值意义下等同于最速下降算法. 另外,在讨论多路时延估计问题时进一步利用推广Etter结构.即自适应延迟 滤波器结构。构成了文中的多路时延估计结构. 文中推导并分析了这种多路估计 器的性能函数,分析表明这种多路时延估器对固定多路时延有较好的估计性能.但 对可变多路时延的跟踪有明显缺点. 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 |
馆藏号 | XWLW246
|
其他标识符 | 246
|
语种 | 中文
|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条目标识符 | http://ir.ia.ac.cn/handle/173211/7037
|
专题 | 毕业生_硕士学位论文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范铜堂. 基于延迟锁定环的自适应时延估计器研究[D].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992.
|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修改评论